• 首页
  • 微语
  • 邻居
  • 关于
  • 归档
  • 搜索
  • 夜间模式
    ©2025-2025  阅读网 Theme by OneBlog
    搜索
    标签
    # 离职 # 关系 # 家庭 # 恋情 # 体面 # 离异 # 同居 # 返还 # 婚恋 # 爱人
  • 首页>
  • 随笔>
  • 正文
  • 看完“九三阅兵”,内心很震撼……

    2025年09月04日 34 阅读 0 评论 2882 字

    2025年9月3日,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,亦是万众瞩目的“九三盛大阅兵”的大日子。

    由此想到的——

    历史与铭记

    对历史最好的祭奠,不仅是铭记过去的国恨家仇、山河破碎与尸横遍野,更是强韧今日的国家实力、人民福祉和人心底座。

    因为,对过去最好的祭奠,不仅是铭记,更是不再犯——彻底走出落后挨打的旧循环,真正重构全民一心的新系统。

    昨天与今天

    今天,我们一再祭奠和悼念,我们一再致敬和回首,不仅是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,刻着我们的耻辱和荣耀。

    更因为那一场场青山埋骨的悲壮抗争里,串联起这个民族昨天和今天——

    我们用手机和电视看“九三大阅兵”的盛世今天,是昨天那些冲锋陷阵的赤子们以生命、以鲜血、以赤诚、以伟大换来的。

    我们习以为常的今天,是他们再也抵达不了的明天。

    愿这盛世如他们所愿。

    健康与自由

    一些短视频博主,这两年都在传播的一个观点是:

    “一个人最高级的状态,是肉身健康,灵魂自由。”

    殊不知,一个人的肉身再强健,若他没有活在一片和平的土地上,子弹可随时击穿他的强壮肉体。

    而一个人灵魂的自由,更是依赖于他的故土和族群,没有受制于人,没有受辱于敌。

    “没有一个人能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而成功”的真相,是在国家的安危面前,个体再盛大的财富与功名,都轻若鸿毛,不堪一击。
    清冽与独立

    就在刚刚,我还看到一则“副教授被策反成间谍,出卖国家核心机密,被判无期徒刑”的消息。

    诸如此类的暗战,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激烈上演,从未偃旗息鼓。

    但凡你有5年以上的网龄,你就会发现互联网上所有飓风海啸般的热点事件,都绝非“是非对错”这么简单,都有隔岸观火或煽风点火的各种幕后推手。

    他们利用的恰恰是人群中一无所知又一腔热血的普通人。

    不要成为他们的帮凶。

    要有清冽头脑去看见熊熊大火背后的满目疮痍,也要有独立思考去鉴别糖衣炮弹背后的迷魂阵术。

    很多时候,不跟风,不盲从,不乱言,不被乌合之众裹挟,已是行善积福。
    批评与赞美

    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”

    凡是深沉之爱,必定不是唯唯诺诺的溺爱,亦不是拍马溜须的假爱。

    应是鲁迅“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”的呐喊,是钱学森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”的拷问,是袁隆平“书本和电脑里种不出水稻”的务实……

    深沉的爱,有皈依和笃定、爱护与守望,亦有批评和纠错、治病和救人。

    后者,更难得,也更逼近“爱之深,责之切”的深沉内核。

    赤子与庄重

    我常常会为身边的无名之辈感动:

    从不缺斤少两的小贩,认真负责的骑手,每天把电梯擦得铮亮的保洁,自己家庭幸福又乐于助人的邻居,包容让利的合作伙伴。

    客观理性又不失温煦智慧的读者,把落下的东西顺路送回来的滴滴司机……

    他们自带的朴素、温良、庄重和职业精神,让人在族群的归属感和信赖感中,忍不住一再想到这句话:

    “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,正是你的中国。你怎么样,中国便怎么样。你是什么,中国便是什么。你有光明,中国便不黑暗。”

    所谓赤子之心,并不是标榜和表白,而是每个温良沉实的人,都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。

    我们每个人做好了自己,这片土地才会在“蝴蝶效应”的正向表达里越来越好。

    做好自己,修好自己内心的这颗明珠,于大是大非中心有沉香,于大国大民中清澄安放。

   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。

    而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旅程——芯片领域的"卡脖子"困境尚待突破,社会治理的道路上仍有艰难险阻,全球发展的新格局需要智慧探索。

    但我们拥有五千年文明积淀的韧性,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,拥有14亿多人民汇聚的磅礴力量。

    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无数颗星辰协同定位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也需要每个中国人找到自己的坐标:

    科研人员的实验室攻关,工匠手中的精密制造,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递,农民土地上的辛勤耕耘......


    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,都在为国家强盛增添砝码。

    每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的付出,都是在燃烧自己的青春和激情。

   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炽热人生,都在续写这部名叫《中国》的不朽史诗!

    这盛世,如您所愿;这未来,必有我辈担当!

    文中图片@央视新闻@新华社,特此说明。

 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[ 阅读网 ] 享有,未经作者书面授权,禁止转载,封面图片来源于 [ 互联网 ] ,本文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和欣赏使用。如有异议,请联系博主及时处理。
    阅兵
    取消回复

    发表留言
    回复

    首页微语邻居关于归档
    Copyright©2025-2025  All Rights Reserved.  Load:0.051 s
    Theme by OneBlog V3.6.3
    夜间模式

    开源不易,请尊重作者版权,保留基本的版权信息。